阿根廷暫停豆粕豆油出口 國際糧荒愈演愈烈
- 來源:華爾街見聞
- 日期:2022-03-15
- 編輯:admin
- 評論:0條
俄烏爭端之下,全球糧食體系所要遭受的沖擊還遠遠沒有結束。
在小麥供給最先受到沖擊之后,大米作為替代品也開始受到熱捧,現在壓力又來到了大豆。
根據阿根廷農業市場部長Javier Preciado Patino簽署的一份備忘錄,阿根廷為了加強對本地農產品的控制,將在本周末采取行動,暫停豆粕和豆油出口。
彭博社對此分析稱,政府通常會在提高運輸稅之前對出口登記冊(DJVE)進行封鎖,以阻止農民通過大量銷售來搶先漲價。預計阿根廷可能會將豆粕和豆油的運輸稅從31%提高到33%。
大豆貿易商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
阿根廷突然暫停供應將引導進口商轉向美國和巴西尋找替代供應......買家別無選擇,只能減少消費或轉向其他供應來源。
一位新加坡貿易商表示:
我們預計對美國豆粕的需求會增加。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的買家嚴重依賴阿根廷豆粕。
消息一經放出,豆粕期貨價格上漲超過2.2%。
當下市場對全球糧食供給的擔憂已經愈演愈烈。
由于糧食供應鏈條受阻,庫存或將減少的預期持續推高食品價格并屢次刷新創紀錄高位,這不僅讓糧食進口國憂心忡忡,現在連糧食出口國也開始提高警惕。
而一旦連主要糧食出口國都開始為保障國內食品供應而采取保護主義措施,那么會讓國際糧食現狀雪上加霜。
就在昨日,據俄媒國際文傳通訊社(Interfax)援引俄羅斯農業部報道,俄羅斯可能會在3月15日至6月30日期間、即到2021至22一季末暫停出口小麥、玉米、黑麥、大麥。
3月9日上周三,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發布了緊急命令,宣布禁止出口谷物和小麥等糧食,并優先供應烏克蘭國內。
面對越來越多國家登上禁止農產品出口的名單,分析機構Gro Intelligence戰略主管Steve Mathews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由于全球供應趨緊,保護主義措施可能導致國際糧價進一步上漲,而“這大大增加了對通脹的擔憂”。
對沖基金One River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信息官Eric Peters甚至警告稱,當前食品供應鏈的中斷可能引發全球“大饑荒”。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就在上周五發出警告,俄烏沖突打壓了貿易并削減了未來的收成,全球糧食價格可能在目前創紀錄的水平上再激增8-20%,從而觸發全球性營養不良問題的惡化。

- 2022-03-31二季度豆粕供應寬松
- 2022-03-15阿根廷暫停豆粕豆油出口 國際糧荒愈演愈烈
- 2022-03-15全國豬料比價環比跌幅2.94% 連續三周進入一級預警區間
- 2022-03-14豬肉供應出現階段性過剩 三四月份價格或跌至每斤6元
- 2022-03-08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建議優化進口飼料用糧配額分配機制
- 2022-03-07農業農村部:今后兩個月價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 2022-03-04緬甸青貯玉米正式輸華
- 2022-03-02俄烏沖突推高玉米價格 三、四月傳統拋售潮或推遲
- 2022-03-02農業農村部:加快建立現代飼草產業體系 推動飼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 2022-03-01農業農村部:攻堅克難擴種大豆和油料,穩定生豬基礎產能
- 電話:020-37288723
- 傳真:020-37287849
- 地址:廣州先烈東路135號4號樓609
- 郵編:510500
- 郵箱:gdfeed@vip.163.com